近日,菜鳥位于貴州龍里物流園的倉配一體化中心登上央視新聞聯播。
就在昨天央視新聞《走進縣城看發(fā)展》系列報道中,對這里的菜鳥倉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直播報道,菜鳥倉的工作人員用效率印證了貴州物流的飛速發(fā)展,菜鳥對于中西部物流的整體化布局,也進一步推動這里的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
在菜鳥物流倉內,可以真實感受到“貴州速度”,據了解,揀貨員每人每天大概要走8萬步。收到任務簽派中心簽派的訂單后,揀貨員便即刻投入工作狀態(tài),動作嫻熟、腳力強健,平均15秒不到的時間便可完成一件商品揀選,15分鐘可揀90件商品,一天完成出貨9萬件,這也是他們在面積達4萬平方米、總庫存3.7萬種400萬件的倉儲區(qū)揀選商品的日常成績單。
每位分揀員還配備了菜鳥自主設計研發(fā)的輕量化手持終端LEMO PDA,這是基于大數據和AI算法,通過后臺配置,像電子導航一樣為揀選員規(guī)劃出最優(yōu)路徑,也是他們進一步提升分揀效率的“秘密武器”。
商品經過揀選后,會被送到包裝操作區(qū),由操作員完成最后一道工序——打包貼單。掃描、裝箱、復核、密封、貼面單,這是包裝的全部流程,特殊易碎商品還需額外包裝。
菜鳥物流倉工作人員表示,打造這個倉配一體化中心的目的,主要是針對黔貨出山,同時推動本土企業(yè),有更多的產業(yè)化和品牌化的產品出現。
菜鳥物流倉內大多是貴州名優(yōu)特產,日均發(fā)往全國各地的產品就有1萬多單,像都勻的毛尖,遵義的紅茶,龍里縣的刺梨汁等都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這些訂單主要覆蓋范圍包括貴州、云南及周邊地區(qū),其中貴陽市區(qū)及其周邊區(qū)域已覆蓋當日達,為客戶和消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和個性化的倉配服務。
2018年,菜鳥的倉配一體化中心落戶貴州龍里快遞物流園,起初日均訂單在3000件左右,四年時間里日均訂單量呈現十倍增長,菜鳥在中西部的物流產業(yè)布局也體現了整個貴州經濟發(fā)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升速度。
貴州龍里縣縣長馮異星在新聞中表示,“未來五年,我們將重點圍繞經濟開發(fā)區(qū)、快遞物流園等平臺和載體重點發(fā)展工業(yè),來推動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形成以產促城、以城帶產,這種良性的發(fā)展的和互動。”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