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2日,絲綢之路拉力賽迎來了最后的榮耀時刻,39輛成功接受近萬公里征程挑戰(zhàn),穿越俄哈中三國的賽車經(jīng)由中衛(wèi)經(jīng)連接賽段來到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參加隆重的收車儀式。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高志丹先生,俄羅斯體育部副部長謝爾蓋?卡希洛夫先生及絲綢之路拉力賽途徑各地政府代表和贊助商代表共同出席收車儀式,和現(xiàn)場熱情的觀眾一起見證了這屬于勝利者的光榮時刻。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也在俄羅斯當?shù)貢r間12:00通過俄羅斯總統(tǒng)府官方網(wǎng)站(kremlin.ru)發(fā)表了對比賽的祝愿:“祝賀絲綢之路拉力賽組委會順利完成此次比賽,我相信這項偉大賽事一定能夠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增強各國人民的友誼。希望絲綢之路拉力賽未來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由于最后一個特殊賽段的取消,2017絲綢之路拉力賽在SS13結(jié)束后提前迎來了冠軍的誕生,上屆絲綢之路拉力賽汽車組冠軍、5屆達喀爾摩托車組冠軍德普雷以41小時46分25秒的成績奪冠,再次問鼎絲綢之路拉力賽。北京汽車越野世家車隊的法國車手克里斯蒂安奪得第2名。吉利汽車固鉑輪胎車隊的韓魏繼去年的驚艷表現(xiàn)之后再次實現(xiàn)突破,拿下了本屆絲綢之路拉力賽的第3名,創(chuàng)造了中國車手在國際大賽中的最好成績。
卡車組卡瑪茲軍團再次在絲綢之路拉力賽大放異彩,索特尼科夫、施巴洛夫和衛(wèi)冕冠軍馬迪夫霸氣包攬前三甲,實力捍衛(wèi)藍色艦隊榮耀;依維柯車隊的阿達雷修斯、范·吉納格滕分別排在總成績榜第4、6位,著名車手德魯伊接連運氣不佳,未能在比賽中續(xù)寫傳奇;來自MAZ-SPORTAUTO車隊的維亞佐維奇、威施諾斯基、瓦西里耶夫斯基分列總成績榜第5、7、8位;太脫拉車隊猛將、賽段冠軍科洛米SS12遭遇故障,失去競爭優(yōu)勢,遺憾退出領(lǐng)獎臺爭奪。

德普雷又一次在中國奪冠,標致車隊也證明了其在越野拉力領(lǐng)域的霸主地位,彼得漢塞爾雖然在第4賽段翻車丟失了領(lǐng)先優(yōu)勢,但仍然以5個賽段冠軍的戰(zhàn)績結(jié)束了2017絲綢之路拉力賽的征程;勒布在第9賽段翻車導致手部受傷而遺憾退賽,但是他在賽程前半段一路領(lǐng)跑,向亞歐大陸展示了WRC九冠王的不俗實力。
本屆比賽是中國軍團霸氣演繹的舞臺:北京汽車越野世家車隊的3臺賽車在本屆絲綢之路拉力賽中貢獻了驚艷表現(xiàn),法國老將克里斯蒂安在SS12拿下賽段冠軍,最終以第2名的傳奇成績完賽,鹿丙龍排名第6,劉彥貴雖然在第12賽段因引擎故障而遺憾退賽,但他在SS5賽段中第2名的成績也已證明了其實力。
吉利汽車固鉑輪胎車隊的韓魏再次取得突破,在本屆絲綢之路拉力賽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績,也再一次刷新了中國車手在國際賽事中的最好成績,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賽車的希望。其隊友劉昆曾在第12賽段拿下賽段第2名,并最終以第7名成績完賽。吉利汽車固鉑輪胎車隊的兩臺黃色BUGGY賽車已經(jīng)成為絲綢之路拉力賽的一抹亮麗風景。
藍吉·勇之隊的周勇雖然在第9賽段因翻車導致車輛嚴重受損無法修復而退賽,但他在SS3賽段中取得的賽段第3的成績是中國賽車向本屆絲綢之路拉力賽發(fā)出的第一個宣言,他作為本屆比賽第一個跑進賽段前三的中國車手,同樣也已書寫歷史。海闊天空·勇之隊的何志濤在今年的比賽中表現(xiàn)不俗,總成績排名第12。
長白山戲冬賽車隊的老將毛瑞金已經(jīng)是是第二次參加絲綢之路拉力賽,去年已經(jīng)站上收車臺的他今年再一次客服種種困難,完成萬里征程,在古都西安接受榮耀的洗禮,向世界展示中國賽車的風采。
賽車寶吉林先鋒車隊的王福江亦在與眾多國際頂尖車手的對決中亦順利完賽,最終站上收車臺,贏得了車迷們的歡呼。
中國軍團在本屆絲綢之路拉力賽中的大放異彩,中國賽車逐漸有了可與世界頂尖車隊比肩的水平:中國車隊車手占據(jù)了總成績榜前十名中的4席,而且名次均靠前;在分賽段成績中,克里斯蒂安豪奪SS12冠軍,劉彥貴、鹿丙龍、劉昆分別取得SS5、SS9、SS12第2的成績,韓魏多次躋身前3。
中國軍團的精彩表現(xiàn)讓中國車迷為之驕傲,也讓世界對中國賽車多了一份期待。2017絲綢之路拉力賽已塵埃落定,中國軍團也向世界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希望中國賽車能繼續(xù)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書寫更輝煌的歷史。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wǎng)注明轉(zhuǎn)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wǎng)”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均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點擊關(guān)鍵字閱讀相關(guān)文章:
文章來源:SilkWayRally絲綢之路拉力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