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太陽落山的時候,東邊的倦鳥也要歸巢了。
繼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不約而同地從美股赴港二次上市后,這些年一直跟著電商平臺吃肉喝湯的中通快遞也傳來了即將回港股上市的消息。
消息人士稱,一切順利的話,中通快遞最快將于今年年底回香港二次上市,并籌資10-20億美元。
中通對此的回應是:“不予置評”。
“不予置評”通常是第二只靴子尚未落地前的模糊說法,阿里巴巴和京東回港股上市前,對外的回應也是:“不予置評”??梢姡型爝f回港上市這事,可信度并不低。
雖然中通在民營快遞行業(yè)一直很低調,但有實力的人再怎么低調,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光芒。
四年前的2016年10月27日,中通快遞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擬募資約14億美元,也創(chuàng)造了當時美國資本市場規(guī)模最大的IPO。
但是,IPO首日,中通快遞的開盤價就跌破了發(fā)行價,當日收盤時,中通快遞的股價為每股16.55美元,跌幅逾15%。
當時,中通創(chuàng)始人賴梅松非常自信地說:“跌一點、漲一點也都正常,不在于一時一刻。我們相信一定會給股東帶來好的回報?!?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四年過去了,如今中通的股價為37.45美元,市值為293.57億美元,已突破2000億人民幣,超越韻達、圓通、申通、百世、德邦之和,僅次于市值2400億的順豐。
個人財富方面,根據今年2月的胡潤全球富豪榜排名,賴梅松的身家為364億,中通副總裁賴建法身家112億,另一個董事副總裁王吉雷身家91億,三人加起來的財富為567億,超過當時身家72億美元的劉強東!
今年年初以來,中通快遞的股價一路逆勢上揚,漲幅高達54.89%,這意味著賴梅松等人的最新身家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然而,隨著美國資本市場投資環(huán)境的改變,中通快遞又在新一輪的中概股回歸大潮中站在了“風口浪尖”。
美股太險惡,退出須趁早??!
中國最賺錢的快遞公司
說到中國最賺錢的快遞公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順豐。
的確,順豐到目前仍然是中國最賺錢的快遞公司:2019年,順豐的營收為1121.93億元,凈利潤為57.97億元,是目前所有民營快遞公司中營收最多,凈利潤也最多的公司。
但是,如果再仔細對比一下中通快遞的營收和利潤情況,你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2019年,中通快遞全年營收為221.1億元,只有順豐的五分之一;而在凈利潤方面則為56.71億元,和順豐已經非常接近。
這說明了什么?相對于順豐,中通快遞在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得更為出色!
更可怕的是,這種幾乎已經做到極致的成本控制還是在中通快遞近年來不斷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取得的:整個2019年,中通快遞完成業(yè)務量121.2億件,同比增長42.2%,市場份額較去年擴大2.3個百分點至19.1%。
時光倒退到2002年,那時的中通快遞剛成立,而在9年前的1993年,順豐就已經成立了。
中通快遞成立10年后,2012年民營快遞業(yè)老大是順豐,市場占有率為20%,此時中通的市場占有率僅為6%。
此后,隨著國內快遞市場競爭的加劇,順豐和“三通一達”們走出了兩條完全不一樣的道路:以服務質量取勝的順豐單價高,但是單量少,市值份額減少;而“三通一達”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主推單價低的服務,但是單量和市場份額明顯增多。
到了2019年,順豐全年的業(yè)務量為48億單,占市場總額的7.6%。而“三通一達”中,中通快遞2019年的包裹量達到了121億件,是順豐的2.5倍,搶占了20%的市場份額,它才是中國快遞的“無冕之王”!
中通快遞的戰(zhàn)略意圖也很明顯:先不惜一切代價占領市場,爭取更大的行業(yè)話語權:哪一天對手崩不住了,主動尋求降價了,再給對手致命一擊。
所以,“三通一達”對手們的日子現在其實也不好過:他們的單價高一方面說明市場對他們服務的認可,但也有可能進一步流失客戶和市場份額,主動降價后就像服裝品牌的打折售賣,會讓自己的品牌形象一敗涂地。
以中通為首的“三通一達”就這樣把對手“烤”在一堆火上,讓他們上也不能上,下也不能下!
其中,中通快遞成立最晚、規(guī)模最大、成本最低、利潤率最高,成為快遞業(yè)黃金十年發(fā)展中的最大贏家。
是時候重新認識中通快遞了!
說實話,這個618讓很多人對中通快遞的印象徹底改觀了。
為什么?現在的中通送貨速度太快了,快到讓人有些不適應,頭天早上下的單,第二天下午就送達了,基本可以和京東物流媲美了。
中通快遞的突然提速,也顛覆了很多人對“三通一達”送貨慢的固有印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們能夠容忍“三通一達”慢騰騰的送貨速度,只是基于一點考慮:人家的單價的確低,送貨的過程中走慢一點,情有可原。
但是,現在的“三通一達”,已非吳下阿蒙矣,整體上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中通快遞,有時快到讓人懷疑人生。
中通快遞是怎么實現這種脫胎換骨的改變的?
首先,管理上拎清利益,打通平臺效率。
早在2010年,中通就啟動了 “全網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這個戰(zhàn)略的核心,就是以換股的形式讓核心區(qū)域管理層成為中通快遞的股東,這種戰(zhàn)略其實也是華為正在使用的戰(zhàn)略,只不過華為實現得更徹底,將所有員工都變成了自己的股東。利益點拎清了,三軍各用其命,帶著整個公司勁往一處使,平臺的效率就打通了。
其次,用最高的派費和加盟費激發(fā)戰(zhàn)斗力。
其實從2008年開始,中通在快遞行業(yè)中的派費就是最高的,保證了快遞員的提成,激發(fā)了員工的戰(zhàn)斗力;同時在加盟商方面,加盟商可以分享企業(yè)發(fā)展紅利,慢慢地把中通在全國的運輸網給盤活了,如今,中通在陸上運輸方面的硬實力名位全行業(yè)第一,沒有一家公司是他的對手。
還有,和優(yōu)秀的人合作,用新技術提高效率。
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鳥和中通快遞宣布達成戰(zhàn)略投資協(xié)議,阿里巴巴、菜鳥等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此后,中通開始了行業(yè)數字化升級,配套服務越來越完善,送貨速度也越來越快,發(fā)展前景也越來越清晰。
正如馬云所說的:“我們在不斷投資物流公司,可能是對中國物流業(yè)未來最有信心的公司之一,因為只有對未來有信心才敢于投資。”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