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天龍中國卡車駕駛員大賽第一季在2015年7月結(jié)束,歷時9個月,共有5500多名卡車駕駛員報名參賽,隨著賽事的進展,逐步引起了全社會對中國3000萬卡車駕駛?cè)后w的普遍關心和極大關注。
2015年底,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東風汽車公司主辦,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承辦的東風天龍中國卡車駕駛員大賽第二季正式啟動。該賽事作為一個面向全體卡車司機的社會公益項目,不僅讓為促進汽車社會文明和諧、推動運輸行業(yè)健康發(fā)展、助力卡車司機夢想之路帶來了應有的價值。
東風天龍中國卡車駕駛員大賽啟動以來,在全國各地比賽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充滿著社會正能量的“天龍哥”。“天龍哥”不僅是東風天龍卡車駕駛員共同的名字,更是中國3000萬卡車司機的代表。東風天龍卡車駕駛員大賽旨在提升東風天龍駕駛員的理論水平、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為東風天龍駕駛員創(chuàng)造一個交流學習的機會,提高全社會對卡車駕駛員的關注和理解,提升卡車駕駛員的職業(yè)榮譽感。大賽過程緊張激烈、扣人心弦,“天龍哥”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充滿溫情。
故事之一
周開勝:感知東風二十年,一朝破繭成金蝶
“在達州的初賽我是第一名,重慶站的半決賽我是第二名,十堰的總決賽我是冠軍。”一提到比賽,略顯靦腆的周開勝立刻活躍起來。
在周開勝看來,這次總決賽的難度系數(shù)比初賽、半決賽明顯增高。尤其是節(jié)油路試賽項目,來回35公里,要求50分鐘內(nèi)完成,而且比賽場地是全新的,之前從來沒有選手在這里開過車,這對所有選手來說都是公平的?!氨荣悤r最大的困難就是緩坡,坡度很小,一點都不明顯,這些我們在駕駛室里用眼睛幾乎看不到,但開車時會感覺到,這就要求具有非常好的預見性,要提前判斷現(xiàn)在使用的擋位合不合適,是否需要加減擋。還有就是盡量不要踩剎車,這樣的話才能降低油耗?!闭劦奖荣惛惺?,周開勝如此說道。
除了緩坡外,考驗選手實力的還有彎道和隧道。在比賽場地中有多條彎道,其中連續(xù)性彎道就有3條。此外還有隧道,據(jù)統(tǒng)計一共有26條隧道,來回就有52條,其中最長的有2000多米,而且隧道過后很可能緊接著就是彎道和緩坡,艱難的比賽場地時刻考驗著每一位選手的神經(jīng),容不得半點馬虎。對于彎道和隧道,周開勝說:“彎道我倒沒有太擔心,畢竟我有一定的實力,而且以前開車也走過不少彎道,有自己的經(jīng)驗。最難的就是隧道和緩坡,雖然之前有走過隧道,但這么多隧道連續(xù)出現(xiàn)還是頭一次經(jīng)歷。這里的緩坡不是連續(xù)上坡或下坡,而是時上時下,往往令我措手不及。
家庭塑造“我”夢想 司機之路有曲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并為之不懈奮斗,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也會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對于周開勝來說,來自家庭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
“我老爸是軍人,退伍后就開始開車,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30多年。我小時候經(jīng)常坐他的車,放假的時候還會跟他跑長途運輸,可以去很多地方,見識到很多東西。有時候他還會教我開車,所以說,我從小就想像他一樣當一名司機?!?
雖然從小就想當一名司機,但周開勝最早從事的職業(yè)卻不是開車,而是修車?!拔覀兗医愕苋?,我排行老二,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當時我和弟弟同時不上學,媽媽覺得開車太辛苦,還有一定危險,就不讓我們都學開車,于是給我們兩個選擇,一個修車,一個開車。弟弟主動提出要學開車,作為哥哥的我雖然也很想開車,但還是讓給了弟弟,自己學習修車。于是家人把我送到我舅舅那里學習修車,但是我在那兒干了兩個月后便去廣州打工,走之前我偷偷地把爸爸的卡車駕駛說明書裝了起來,在廣州的半年里,我一邊打工一邊看說明書的內(nèi)容,幾個月下來我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最后還是爸媽看懂了我的心思,在廣州半年后他們叫我姐姐寫信催我回去,說有驚喜給我。我回去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爸媽在商量后覺得我還是比較適合當司機,決定讓我回來學車,我當時聽到后高興壞了!”
二十載風雨兼程 東風車是最好助手
據(jù)了解,從開始跑車到現(xiàn)在,周開勝開車快二十年了,他駕駛的第一輛車是黃河牌卡車,也曾經(jīng)開過解放153,但只跑過一趟。后來就一直開東風車,從事?;愤\輸,目前主要跑達州到成都、達州到重慶兩條,偶爾也會去廣西、云南等地?!爸耙查_過東風140卡車,現(xiàn)在開的車是東風天龍,車是我自己的,在一家物流公司掛靠。而且,我們一家現(xiàn)在都開天龍車,包括姐姐、姐夫、弟弟跟我還在一個單位?!?
談到天龍重卡的性能,周開勝說,“這輛車搭載的是康明斯發(fā)動機,開車的時候感覺這輛車就像我兄弟一樣懂我,想怎么開就怎么開。踩油門沒有一點顧慮,全憑自己心情。從達州到重慶的時候有一段山路,我一般不會減速,就像在平地一樣保持正常行駛,康明斯發(fā)動機的慣性特別好,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這輛車是2012年1月買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3年多,我開車到成都一趟有500公里,來回就有1000公里,到重慶來回也有600公里。跑了這么長的路,從來沒有出過毛病,更沒出現(xiàn)耽誤交貨的情況。按照這樣的情況,這車再開個五、六年沒有任何問題。”
對于車的舒適性和節(jié)油性,周開勝也很滿意。“我們是兩個人上路,輪流休息,到成都需要9個小時左右,累了就在駕駛室里躺會,里面有臥鋪,配備有空調(diào),冬暖夏涼,睡著很舒服。雖然我沒有仔細算過百公里油耗是多少,但在我們車隊中,我開的這輛天龍是最省油的?!敝荛_勝告訴小編,“以前忙的時候一個月在家最多3天,一般都不到5天;但今年?;肥袌霾惶?,在家休息的時間就變長了,一個月能休息五六天?!?
作為卡車司機,常年奔波在外是肯定的,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周開勝有兩個女兒,還有年邁的母親,大女兒今年9歲,該上四年級了;小女兒今年4歲,還在幼兒園。孩子現(xiàn)在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母親年紀也大了,而周開勝最忙的時候曾經(jīng)半個月不在家,照顧家人的擔子就落在妻子的身上,作為父親和兒子的他卻無暇照看。
故事之二
宋云:東風是我的老伙伴
"真的沒有想到,畢竟全國有這么多優(yōu)秀的司機,能獲得節(jié)油王這個稱號,挺驚喜的。"提到獲獎,宋云謙虛的說。
宋云是福建省三明市天一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2014年"出彩天龍哥 中國好司機"的比賽開始報名時,他所在的公司就鼓勵大家去參加比賽。宋云想著機會難得,既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技藝,比賽贏了還有獎勵,何樂而不為呢!于是果斷的報名參加。在長達半年的比賽中,宋云一直認真地對待著每一場比賽,一路高歌猛進,殺入了華南區(qū)的決賽。
2015年5月8日,華南區(qū)決賽現(xiàn)場,比賽項目頗為創(chuàng)新,一個名為"畫龍點睛",另一個名為"神龍擺尾"。"畫龍點睛"即為沿龍型路線行駛,繞過四個障礙點,還要在完全看不見的情況下憑感覺將固定在車頭的畫筆點到指定畫板上,難度非常大。比賽項目規(guī)定在5分鐘內(nèi)完成繞樁可獲得100分,如果還能完成"點睛"可加50分。
參加比賽的27位選手中只有3位選手完成"點睛"獲得150分,而宋云就是其中之一。"神龍擺尾"環(huán)節(jié),選手需完成定點停車、直角正倒入庫和直角反倒入庫,并將車輛倒入指定區(qū)域,車輛停穩(wěn),鳴笛示意完成此次比賽項目。宋云沉著對應,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最終他在畫龍點睛、神龍擺尾與筆試環(huán)節(jié)分別得分:150分、80分與25分。
"爸爸,我要那束紅色的花。"宋云回憶起華南區(qū)領獎那天的事,他的妻女和他一起坐上大巴,禮儀小姐及花束獎杯也同在這輛大巴上,他的女兒一直纏著他,邊說要花束,邊對爸爸說:"我知道,那是冠軍的花束,爸爸你一定會拿到冠軍的。"看著女兒的笑容,他堅定地說"嗯,爸爸會把花拿來給你的。"頒獎時,宋云果然拿到了冠軍的獎杯。
從初賽到華南區(qū)決賽,他的妻子一直支持著他的比賽,每場比賽都和他一起參加。"在比賽中,妻子的支持和女兒的鼓勵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她們的陪伴也是我獲得好成績的動力。"宋云自豪地告訴小編。
2015年7月23日十堰總決賽,第一項賽事就是東風天龍啟航版節(jié)油路賽,比賽在十天高速張灣至黃龍段進行,每個參賽的"天龍哥"要駕駛東風天龍啟航版在該段高速公路上行駛33公里,油耗越低成績越好。
比賽前宋云很緊張,因為自己能夠參加總決賽是很讓他意外的。但在真正比賽時,宋云深吸一口氣,和平常工作時一樣,正常的起步掛擋、行駛,一切以平常心對待。最終宋云在這場比賽中耗時42分12秒,宋云還告訴小編,"比賽開始時,在起點的時候先把油箱的油放干,精確到每秒一滴,然后住里再注油,我們參賽者的油量一樣重,精確到0.1兩,再然后車返回來時再把所剩的油從油箱里放出來,公斤x10分=成績,我剩下的是4.9公斤,記得注油量好像是16公斤。"這樣的成績讓宋云一舉獲得總決賽的節(jié)油王的稱號。
總決賽第二項賽事是理論測試賽,理論測試內(nèi)容涉及東風品牌文化、產(chǎn)品知識、安全法規(guī)、節(jié)油技巧、意外急救等內(nèi)容。在理論測試現(xiàn)場,小編了解到為了取得好成績,許多天龍哥提前復習了一個月,對許多天龍哥來說這還是第一次系統(tǒng)地學習駕駛理論知識,但是對于宋云來說這些知識都很熟悉。說到與東風卡車的關系,宋云笑道,"我當初考駕照時學的車就是東風的車,我工作后公司用的車也一直是東風的車,20年了我的工作一直與東風卡車緊密相連。"
宋云今年還計劃參加今年的比賽,預祝他今年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wǎng)注明轉(zhuǎn)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wǎng)”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均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點擊關鍵字閱讀相關文章:
文章來源:運輸人網(wǎ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