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萬里長江第一隧”江蘇海太長江隧道開工。該過江通道是《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guī)劃(2020—2035年)》中明確的“十四五”重點推進的公鐵復合過江通道項目,連接太倉市、常熟市和南通市海門區(qū),全長約39公里,建設工期6年,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水下盾構隧道,也是我國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全國首個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預制拼裝一體化建造的公路隧道。
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在當日召開的開工動員會上,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宣布海太長江隧道開工,省長許昆林出席并講話。許昆林表示,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穩(wěn)投資、穩(wěn)增長的“壓艙石”,也是擴大就業(yè)、促進消費需求的重要措施。要聚焦既定目標,加快推進過江通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抓實抓好當前關鍵窗口期,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做好要素保障,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助推經濟回升向好。
許昆林強調,要只爭朝夕、攻堅克難,加快建成促進融合發(fā)展、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管理一流的過江通道,積極探索籌融資模式、運營管理模式、養(yǎng)護管理技術創(chuàng)新,早日形成功能完善、安全便捷的過江通道系統(tǒng)。海太長江隧道建設規(guī)模大、技術挑戰(zhàn)多、社會關注度高,要加強組織領導,上下聯(lián)動、齊心協(xié)力把項目建成精品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為“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作出新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云主持會議,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儲永宏出席會議。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發(fā)言。
中國重汽 HOWO MAX重卡 610馬力 6×4 牽引車(ZZ4257Y344KF1)
品牌
|
車系
|
配置
|
圖片
|
經銷商
詢底價
打造交通強國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
海太過江通道作為通常高速公路、如通蘇湖城際鐵路的重要過江設施,其建設對完善區(qū)域路網結構、優(yōu)化過江通道布局、落實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發(fā)展戰(zhàn)略、推動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發(fā)展等意義重大。
據(jù)了解,海太過江通公路部分起自滬陜高速公路疊石橋互通東約2.7公里與滬陜高速公路交叉處,止于滬武高速公路董浜樞紐互通東約5.5公里處,過江隧道長約11公里,北接線、南接線分別長15.7公里、12.2公里。項目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初步設計概算約357.4億元,計劃于2028年上半年建成通車。
海太過江通道具有“長、大、高、深、險”的特點?!伴L”是指盾構隧道超長,隧道全長超11公里,盾構段9.3公里;“大”則是隧道直徑超大,盾構外徑16米,開挖斷面超過16.5米;“高”指承受超高水壓;“深”是深厚覆土,江中段隧道最大覆土為38米;“險”是隧道穿越地層復雜,長距離、大直徑、高水壓掘進,施工風險控制要求高。
縱然困難重重,但海太過江通道建設采取隧道方案穿越長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長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超前謀劃,先期圍繞隧道結構、安全、施工、綠色、智能等方面,研發(fā)提出了“超大直徑智能化、建管養(yǎng)一體化技術研究”等多項新工藝和創(chuàng)新成果,將努力把項目打造成交通強國江蘇樣板標志性工程、我國盾構隧道裝配式建造示范工程、我國水下盾構隧道建設技術里程碑工程。
目前,長江江蘇段有8條過江通道在建。到“十四五”末,全省將建成6座過江通道,累計建成過江通道23座,實現(xiàn)隔江相望的縣(市)均有過江通道連通。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