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走廊”里,見證新中國從羸弱到強大;踏入“歲月交通局”,體驗交通方式滄海桑田的變化;走進“記憶供銷社”,回味兒時熟悉的百貨柜臺;回到“光陰教室”,重溫逝去的青春時光……
8月23日-27日,“2019時光博物館”亮相湖南長沙國金中心,展現(xiàn)新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變遷。令人驚喜的是,湖南衛(wèi)視兩大主持天團“快樂家族”和“天天兄弟”紛紛送上祝福,并向全國人民發(fā)出邀請:“我們在最美的時光里,等待與你相遇?!?
作為有著半個多世紀發(fā)展史的民族重卡品牌,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肩負護航重任,與“時光博物館”一路同行來到長沙,向新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致敬。
上汽紅巖 杰獅C500e 冠軍版 520馬力 6×4 半掛牽引車(CQ4186HYVG391)
品牌
|
車系
|
配置
|
圖片
|
經銷商
詢底價
回顧歷史,有著“屈賈之鄉(xiāng)”、“瀟湘洙泗”之稱的長沙,在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浪潮中越發(fā)亮眼。長沙的發(fā)展史,正如上汽紅巖的奮斗史,共同譜寫了一曲“同創(chuàng)造共奮斗”的發(fā)展篇章。
1971年,長沙湘江大橋破土動工,1972年正式建成通車。該橋建成后,對改變長沙市湘江東西分割的狀況、溝通湘東與湘西的交通,發(fā)展城鄉(xiāng)經濟起到了巨大作用。
彼時,在1965年-1976年間,上汽紅巖對我國國防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引進、消化、吸收法國貝利埃軍車技術的基礎上,上汽紅巖前身——四川汽車制造廠相繼試制出導彈裝配車底盤、自卸汽車、65噸汽車吊底盤等國防和經濟建設急需的車輛,構成了我國第一代重型軍用裝備主力。
1977年,長沙火車站正式落成,成為全國第二大火車站
同年,四川汽車制造廠制造出兩輛紅巖CQ470型25噸礦用井下鉸接車
1984年10月,長沙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yè)——湖南安沙尼綸拉鏈有限公司誕生。從此,長沙招商引資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1985年,長沙電冰箱廠從意大利引進一條冰箱生產線。
1985年4月份,四川汽車制造廠同樣傳來捷報,得益于斯太爾重卡技術的引進,第一輛斯太爾重卡在四川汽車制造廠成功裝配下線,紅巖汽車提升為斯太爾技術平臺,民族重卡成功升級換代。
進入21世紀,上汽紅巖依托IVECO先進重卡技術,研發(fā)出杰獅、杰卡、杰豹、金剛四大系列產品,車型矩陣涵蓋了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專用車等領域,彰顯了上汽紅巖強大的技術研發(fā)能力和快速市場響應能力。
在改革開放的40年里,見證了一個民族汽車品牌的崛起,打造了“紅巖”汽車品牌的卓越品質。在歷史發(fā)展的交接中,上汽紅巖傳承了“紅巖汽車”輝煌歷史的厚重與氣韻,不僅肩負著“時光博物館”護航者之責,同樣肩負著傳承民族重卡發(fā)展薪火的重任。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wǎng)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wǎng)”的作品,未經本網(wǎng)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點擊關鍵字閱讀相關文章:
文章來源:運輸人網(wǎ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