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可謂是機會也是坑,萬億級的市場,但4000家電商企業(yè)幾乎無一盈利。為什么?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冷鏈物流的成本太高和服務質量跟不上成為了生鮮電商發(fā)展的大瓶頸。
就拿每年5月底到6月底集中上市的山東煙臺大櫻桃來說吧,就要面對冷鏈干線成本過高,零單式銷售無法湊足干線發(fā)車的保底單量的要求,且運輸與末端配送資源脫節(jié);空運不僅成本高,航線的不穩(wěn)定和航班的缺失也會使貨損增大;直發(fā)快遞,櫻桃至少面臨兩天脫冷狀態(tài),將有30%左右的櫻桃會在路上腐壞等運輸渠道問題。
如何在1個月內將20萬噸甚至更多的櫻桃送達消費者?如何選擇冷鏈服務商?物流服務商如何選擇運輸渠道?他們的運營模式又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
先從電商物流的發(fā)展流程開始說起,電商物流也從最開始的C2C能送就行的模式——到現(xiàn)在B2B2C精準的庫存管理模式經歷了從“臨時倉+快遞”到“專業(yè)倉+快遞”的變化。
從發(fā)展的歷程我們看到,成本開始慢慢降低了,中轉的流程開始慢慢減少,效率開始提高。我們從冷鏈物流的發(fā)展來看,冷鏈物流也在往這方面靠。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在整個生鮮電商的供應鏈體系中,有上游供應方、中游供應方、電商平臺、物流配送和終端消費者。
由于產地分散,標準化程度低,導致物流耗損極高。如何提高周轉速度,縮短產地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確保生鮮產品的質量和新鮮度,降低損耗,可以說是生鮮電商的生命線。
其次,再說生鮮物流配送模式。我們可以分為冷鏈配送和常溫配送,冷鏈分為全程和半程。
通常來說像藥品這些類型的商品需要全程冷鏈配送,而像肉類的商品通常采用半程冷鏈,就是從倉庫到分撥中心這一段的干線運輸,由于距離遠、運輸時間長,必須使用冷運。像一些水果類商品會使用常溫配送,但通常會在包裝上下功夫和配上冰袋。
目前生鮮配送現(xiàn)狀:
第一,普通快遞做得并不好,成本較高。
生鮮冷鏈物流最講究品質,但普通快遞的中轉方式并不完全可行。以順豐冷鏈為例,雖然有品牌、強大的航空干線網絡,時效優(yōu)勢明顯,但中轉是和普通快遞一起,就很容易造成生鮮產品容易破損。
即使順豐為了降低破損率,在包裝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進一步導致了物流成本的升高,非一般生鮮電商可以承受。
但順豐也有它貴的道理,因為它做了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順豐能在部分櫻桃主產區(qū)設自動化分揀和包裝設備,對櫻桃進行分級挑選和包裝。同時通過全面升級保鮮及預處理流程,將櫻桃損壞率嚴格控制在了4%以下。其次依靠自身的網絡和資源優(yōu)勢,他能做到時效快和網絡廣,很多偏遠地區(qū)都能送達。
第二,自建物流玩不起也不好玩。
曾經某電商巨頭做過一次測試,如果自建完成國內東海岸的冷鏈物流配送網絡,需要投入300億美金。這顯然投入太大了,有哪個生鮮電商平臺能接受呢?
同時目前物流運營不錯的生鮮電商如沱沱工社、天天果園等,運營經驗核心在倉儲,配送也面臨成本高、時效慢、配送網絡渠道下沉不了等問題,只能在一線城市廝殺。
那么,面對目前生鮮在物流的成本太高、大促發(fā)貨難、商品難運輸、時效無法保障、反饋速度慢等痛點,類似菜鳥京東在玩的全國分倉網絡+落地配模式是否可行?
一,菜鳥
菜鳥網絡的B2B2C冷鏈方案,通過整合冷鏈資源,為生鮮食品的“原產地新鮮直供”提供物流支持(以櫻桃配送為例):
?。?)
在煙臺產地設置一個冷鏈倉,將農戶和商家的櫻桃送到倉內,有菜鳥網絡對櫻桃質量和品相進行把關,優(yōu)選預冷,并進入冷庫保存。
(2)
由菜鳥安排合作伙伴的冷藏運輸車,將櫻桃從產地冷鏈倉送往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地的菜鳥冷鏈分倉,分倉再由數(shù)十家落地配+生鮮主流快遞就近配送給消費者。
?。?)在倉儲服務方面,菜鳥可以為商家提供包材定制、提供商品有效期管理、出入庫預警、批次管理及贈品管理、提供進出倉品控服務、水果初加工服務、日常及活動分倉預測等服務。
據(jù)介紹,在這種模式下,櫻桃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上最多不超過48個小時,而且在路上的腐壞率已經降低至不到2%。
二,京東
京東的運營的模式也是采用“B2B2C分倉網絡+配送”+“產地直發(fā)”+“移動倉”模式,首先京東把產地倉建到大型合作商倉內或者產地附近,經過分揀和包裝標準化后,再運輸至全國各區(qū)域的RDC倉,最后配送給消費者。與菜鳥不同的是,菜鳥采用倉庫自建,干線+落地配由合作伙伴運輸。
“產地直發(fā)”主要是針對季節(jié)性、產地性的優(yōu)質生鮮產品,通過協(xié)同倉的模式,在產地打包,通過航空陸運資源,實現(xiàn)一地發(fā)全國。
這里順便提一提這個協(xié)同倉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京東合作伙伴的倉儲功能和京東倉儲功能進行合并,進入京東整個分揀配送體系運作,然后通過“商家倉+京東配”的鮮活生鮮協(xié)同倉模式進行配送。這有助于減少庫存、降低物流成本低和產品損耗。
其次,就是移動倉模式。一般來說,傳統(tǒng)訂單流程為:京東倉庫——京東分揀中心——客戶,京東生鮮打造的移動倉模式則是基于大數(shù)據(jù)(消費者的商品偏好、消費能力等信息)技術驅動的,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將貨品補貨到自有配送點。
意思就是將“庫存前置”,把庫存前置到移動倉,再配送到客戶,使商品距離客戶更近,打造快速配送服務,實現(xiàn)暢銷商品一小時送達。
再來看看資源方面:
在冷鏈倉儲上,京東生鮮在全國擁有10大專屬冷庫,覆蓋深冷層(-30℃)、冷凍層(-18℃)、冷藏層(0℃-4℃)、控溫層(16℃-25℃),各溫區(qū)通過溫濕度實時監(jiān)控管理,全面保障商品品質;
在冷鏈配送上,截止到2016年12月,京東生鮮冷凍冷藏配送可覆蓋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控溫配送可覆蓋243個城市。
在物流服務上,京東生鮮在核心城市實現(xiàn)“211”配送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夜間配服務(19:00~22:00)、精準達服務(配送時間精確到2小時以內),全面提升服務時效。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