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司機天馬行空一般的換檔,曾經(jīng)是80后整整一代人對公交車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眾所周知,手動變速箱換檔的原理,是將駕駛員施加在排擋桿上的相應動作,通過一系列傳動機構,帶動變速箱內的撥叉,通過撥叉的一系列作用,調整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相互組合,組成不同的傳動比,成為我們經(jīng)常談到的換檔。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受當時購車者資金實力和汽車行業(yè)發(fā)展限制,手動檔車輛相當普遍,并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大部分在用車輛的手動變速箱并未裝配同步器,經(jīng)典的“踩摘轟踩掛”成為了老司機的標志。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進入了快車道,汽車保有量也隨之迅速上升,企業(yè)所有制的改變,也引進了很多當時國外先進車輛設計、生產技術,隨著變速箱同步器以及助力系統(tǒng)的配備,手動檔車的換檔不再是一個耗費體力的動作。而也就是在90年代,自動檔變速箱開始普及,我國的汽車市場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自動變速箱在我國的汽車市場的發(fā)展已經(jīng)接近30年,目前在乘用車市場中裝配率相當高,手動檔的配置更多的是作為對低端市場的照顧或是對“玩家”消費者的重視。
然而,在商用車領域,自動變速箱的普及確切的說在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效果。在卡車領域,進口品牌的重型卡車基本上都采用了自動變速箱,這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是廠商在銷售時做了很多推廣工作,更主要的是采購進口卡車的用戶在資金方面已經(jīng)頗具實力,并且對于自動變速箱的優(yōu)點已有所了解,從而在選購車輛時,選擇了自動變速箱。同樣情況也在一些選購國產品牌的高端產品的用戶中出現(xiàn),原因相同。
而在中型卡車、輕型卡車以及微型卡車市場,由于市場本身處于發(fā)展初級階段,消費者購買力不強,并且在實際使用中對于自動變速箱的需求并不強烈,導致自動變速箱在以上三個細分卡車市場中并未快速普及。當然,進口品牌依舊是自動變速箱推廣的先頭部隊。
反觀客車市場,在城市公交領域,由于城市道路的特殊情況需要頻繁的啟停車輛,為降低公交車駕駛員的勞動強度,降低疲勞駕駛的發(fā)生頻率,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城市公交車采用了自動變速箱。
而在長途客車,以及中、輕型營運客車上,出于采購成本和實際使用情況的考慮,目前采用手動變速箱的居多。
應該說采用自動變速箱或是手動變速箱更多的還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不過隨著我國客運、物流領域理念的進步,自動變速箱或許活在不久的將來大面積推廣。
放眼望去,由于傳感器的研發(fā)成功,目前手自一體變速箱的排擋桿帶動的不再是沉重的拔叉,而是輕盈而準確的傳感器,這種趨向于電子化的配置,讓很多卡車企業(yè)將排擋桿設計的越來越簡單,從結合在座椅扶手的排擋桿,到集合在中控臺上的按鈕,說不定哪一天,會有更加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xiàn)。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wǎng)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wǎng)”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點擊關鍵字閱讀相關文章:
文章來源:運輸人網(wǎ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