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京東宣布了旗下的“三駕馬車”,分別是京東零售、京東物流、京東數字科技,共同成為京東未來發(fā)展的驅動力。
作為京東集團挑大梁的一份子,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曾表示:“2022年左右,京東物流將成為年收入規(guī)模過千億的物流科技服務商。”此外,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上,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京東物流未來將要上市。
在快遞業(yè)發(fā)展如火如荼的當下,京東集團對京東物流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燒錢的京東物流,虧損何時休?
2007年,劉強東不顧旁人的反對,開始“燒錢”自建物流——京東物流。
2017年,京東物流從京東集團獨立出來。
我們認為,京東物流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僅服務于京東自營商品;第二階段,服務于京東商城平臺的第三方賣家;第三階段,服務于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社交電商平臺。整體來看,歷經11年的成長,京東物流的業(yè)務范圍增長迅猛。
關于京東物流的營收情況,據某份京東物流的募資文件顯示,京東物流2016年Q3營收為43.76億元、2016年Q4營收為54.44億元、2017年Q1營收為51.71億元、2017年Q2營收為67.23億元、2017年Q3營收為64.38億元。其中,來自商城部分的收入分別是36.38億元、46.57億元、42.54億元、56.44億元、52.5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首次披露了服務收入業(yè)務的具體結構,主要包括傭金、廣告、提供給商家的物流服務等。2018年上半年,京東服務收入204.3億元,平臺及廣告收入153.2億元,其中物流和其他服務收入51.1億元,同比增長151%。
自建物流體系是重投入和運營,長期處于虧損的京東物流,在未獨立之前也是京東集團的負重之一。從京東物流的發(fā)展歷程中可以看到,京東物流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服務于京東商城。
2018年8月,京東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凈收入1222.9億元,同比增長31.2%,歸屬股東凈利潤-22.1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96億元。其中,虧損主要來自于京東加大了對技術和物流投入,使技術費用率從1.7%提升到了2.3%,多支出了6.1億元,持有的自建倉儲面積為250萬平米,聯合運營的面積達1200萬平米。
京東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在財報披露的分析師會議上也表示,2018年京東物流仍處于初期投資階段,虧損出現是正常的,實際上二季度物流業(yè)務的虧損率已經有所下降。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物流市場中,京東物流的六大產品,也面臨著菜鳥的物流網絡、順豐、通達系,德邦、安能、壹米滴答、九曳冷鏈等企業(yè)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下,京東物流能否拆分上市?
目前,京東物流已經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等六大物流網絡,并發(fā)布了涵蓋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云倉在內的六大產品體系,為不同消費需求、消費場景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物流解決方案。
在快遞方面,2017年,劉強東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表示,目前物流服務得到公眾認可的就兩家,京東和順豐,能在未來立足國內的物流可能也只有這兩家。
2018年10月,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宣布京東個人快遞業(yè)務正式上線,定位中高端,運費高于通達系,低于順豐。在寄件物方面,京東快遞涵蓋文件、食物、藥品、數碼產品、衣物、日用品等六類,與順豐幾乎一樣。
在快運方面,京東快運定位于30公斤以上的貨物,產品類型分為大件快遞、零擔和整車三種,其中大件快遞和零擔業(yè)務占大頭,京東物流為商家提供貨物快速中轉的入倉物流服務,包括零擔和整車運輸。
但如今,德邦、優(yōu)速、壹米滴答、安能等都在大件快遞市場中深耕,尤其是對市場的細分化,加大產品細分和服務力度。京東物流的介入也增加了該領域的競爭。有人曾預言,2019年快運市場可能會迎來一場大整合。
在冷鏈方面,京東冷鏈主要依靠京東商城自有的流量優(yōu)勢和品牌效應,再加上京東自建的物流體系,能很好地服務于B端客戶和C端消費者??删〇|冷鏈現在僅僅依靠京東商城和自建物流體系,對其長遠發(fā)展來說是不夠的。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看,京東物流正面臨著強勁的對手,但不可否認的是,2017年京東物流獨立之初,就曾在對未來前景規(guī)劃中提到B2B、B2C業(yè)務,京東物流都可以承接,而電商并不是京東物流的邊界。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業(yè)務場景的更加細化、多元化,基于覆蓋全球用戶和消費場景的通路網絡和智能平臺的發(fā)展,京東物流可通過布局產品體系服務更多客戶。
2018年2月14日,京東物流對外公布完成約25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國調基金、工銀國際等多家機構。25億美元的融資,毫無疑問在2018年的物流行業(yè)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2018年第一季度胡潤大中華區(qū)獨角獸排行榜中,京東物流以超過700億元的估值首次進入榜單。有業(yè)內人士判斷其有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獨立上市。
融資后的京東物流也不負眾望地開啟了擴張之路,在業(yè)務上做出了很大的調整,例如前文中的六大產品,以及正全力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這些舉動除了沒有提供設備服務外,幾乎把物流領域的服務都囊括了。
但這些僅僅是剛開始,六大產品還在行業(yè)初始發(fā)展階段,且上文也提到京東物流的整體業(yè)務對于京東集團依賴過大,自身負重能力弱,自力更生尚未實現。在2018年10月,京東物流還正式宣布了獨立后5年目標,即到2022年,年收入規(guī)模超過1000億,其中來自非京東自營平臺的收入占比超過50%。
而且,2017年京東物流從京東集團獨立出來后,只是在物流業(yè)務上實現了正式獨立運營的權限,在體系上,京東方面此前對外表示此次成立子集團,不涉及拆分問題。也就說京東物流目前雖然實現獨立運營和獨立融資,但是沒有從京東集團當中拆分出來。想要上市的前提是要從集團體系中拆分??梢?,京東物流未來的路還很長。
過去十年,京東物流以自建的方式落地生根,成為中國電商物流的代表性公司之一。在2019年接下來的日子,京東物流更需要打下屬于自己的標簽,而不是京東集團。只有脫離母體的庇護,正面迎敵,才能發(fā)展壯大,未來才有上市的可能。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