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4日),申通快遞發(fā)布第三季度報告,交出的“成績單”讓人振奮。同時發(fā)布的一則收購公告,更是讓人對申通的未來充滿信心。
先看三季報。
報告顯示,1-9月份,申通快遞實現營業(yè)收入111.03億元,同比增長29.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10億元,同比增長42.86%。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業(yè)務量,但根據此前發(fā)布的月度經營數據,申通快遞今年前9個月的業(yè)務已經達到33.78億票,超過其2016年32.6億票的全年水平。
其中第三季度(7-9月),即最近三個月,申通快遞實現營業(yè)收入44.6億元,同比增長48.55%;凈利潤為7.4億元,同比增長95.10%。預計2018年申通快遞全年有望實現凈利20億-22億元,同比增35%-50%。
相較于上半年的“低迷”,下半年的申通,在業(yè)績方面,不論是業(yè)務量,還是營業(yè)收入,包括量收的增速,都可以用“飆升”來形容。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當然讓人振奮。
再看收購公告。
參照之前的收購節(jié)奏,簡單講就是:申通快遞通過收購的方式,完成了對貴陽(龍里申通)、昆明(昆明申通)兩大轉運中心的直營。其中龍里申通作價3866.85萬元,昆明申通作價3539.81萬元。
申通快遞表示,收購貴陽、昆明轉運中心中轉業(yè)務資產組是繼續(xù)落實公司中轉布局“一盤棋”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進一步推進重點城市轉運中心直營化的重要進程。
通過收購兩個轉運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轉運中心的標準化建設、標準化運營及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轉運中心的科技投入及分揀時效,不斷構筑公司強大而高效的中轉運輸網絡體系。
中轉直營率的持續(xù)擴大,帶來的不僅是成本優(yōu)化和效率提升,還包括管理上的規(guī)范以及執(zhí)行力的加強。對申通來講,這些都是未來發(fā)展中最不可或缺的。
最后一個問題:是什么讓申通發(fā)生了如此大的改變?或者說申通的“后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結合申通前三個季度的表現以及最近一年多的修復舉措,老鬼總結了8條,供大家參考——
1.業(yè)務量穩(wěn)步提升
從下半年開始,7月、8月、9月份經營數據顯示,申通業(yè)務量分別為4.18億件、4.34億件、4.81億件,尤其8月份的業(yè)務同比增長46.13%,增速遠超行業(yè)平均水平。
2.中轉直營率不斷擴大
2018年以來,申通快遞陸續(xù)收購了北京、武漢、深圳等核心區(qū)域的加盟轉運中心,轉運中心直營率大幅提升
按照2018年年中報告數據(含中報當晚收購),申通全網大型轉運中心68個,其中自營轉運中心55個,直營率提升至80%。
中轉直營率的大幅提升,使得中轉成本得到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和控制,加之申通“全網一盤棋”的戰(zhàn)略布局,中轉直營率的不斷提升將持續(xù)增強申通的網絡盈利能力。
算上今天官宣的兩個,申通自營轉運中心數量為57個,直營率再進一步,達到了84%,與中通、韻達和圓通的差距已經大大縮小。
3.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申通快遞7月郵政申訴有效申訴率0.52,同比去年下降94.51%;8月郵政申訴有效申訴率0.56,同比去年下降94.13%;9月份數據剛剛發(fā)布,有效申訴率為降至0.48,創(chuàng)下新低,同比去年下降近97%。
4.管理能力逐步增強
這個是跟直營率的大幅提升密切相聯的。自2018年以來申通快遞開始執(zhí)行省區(qū)管理制度,將管理職能下沉,提升網絡基層管理能力和效率。
5.加盟商“底子”厚實
申通快遞作為中國起步較早的快遞企業(yè),其加盟商和網點大多家境殷實,底子厚實,綜合戰(zhàn)斗力相比同行加盟網點實力可以說是最有優(yōu)勢的。
加上申通總部近幾個月以來在網點管理、服務考核、路由調整等方面的“大動作”也讓網點充滿信心,加大網點投資力度。
按照目前的趨勢,申通快遞明年全國各地網點和盟商們的投入,加起來可能比總部的投入還要高。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這申通全網一旦抱團而戰(zhàn),快遞江湖的格局怕是又要重寫了。
6.外資青睞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10月22日申通獲外資買入147.94萬股,占流通盤的0.45%,上榜路股通日增倉前十。截止10月22日,路股通持有申通快遞804.53萬股,占流通股的2.42%。
7.大股東增持
5月30日,申通快遞發(fā)公告稱公司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陳德軍計劃增持本公司股票。按計劃,六個月內將增持4-8億元。
8.車輛和設備的高投入
2017年以來申通快遞投入7個億購置車輛,直營比例達到50%以上,平臺能力也進一步擴展,自動化的投入和IT系統的升級均發(fā)揮較大作用。
如此申通,焉有不蘇復之理?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