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趟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駛出,抵達廣西北部灣港欽州港區(qū)后,轉海運前往東南亞。這趟班列實現全程實時監(jiān)控,方便企業(yè)以及職能部門了解班列及貨物動態(tài)。
鐵海聯運是西部陸海新通道最主要運輸方式,重慶率先打造“智慧鐵海聯運”綜合場景,以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圍繞數據流斷點堵點,重慶通過“鐵海聯運一碼通”建設,與海關、鐵路以及廣西相關部門等深化合作,貫通渝桂鐵海聯運主干線數據鏈,實現一碼貫通業(yè)務流程、一碼集成數據能力、一碼索引全鏈追溯、一碼賦能綜合服務。
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和重慶市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領導小組,重慶設立數字陸海新通道等9個專項工作組,推動相關工作。去年11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13+2”?。▍^(qū)、市)簽署了區(qū)塊鏈賦能數字陸海新通道合作框架協議。
重慶正謀劃構建“1+4+N”體系構架,作為以數字化改革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提質躍升的基本內核?!?”即通道大腦,集成口岸物流行業(yè)數據資源、交換體系、知識規(guī)則、模型算法等,為數字陸海新通道提供數據支撐、業(yè)務支撐、決策支撐服務;“4”即聚焦通道拓展、物流組織、口岸服務、產業(yè)發(fā)展4大核心業(yè)務;“N”即建設智慧鐵海聯運、智慧國際鐵路聯運、智慧跨境公路物流、智慧長江物流等N個應用場景。
目前,數字陸海新通道已顯雛形。數據方面,已覆蓋歸集通關物流數據3.4億條,共享調用7700余萬次;跨層級方面,融跨海關總署、中國國家鐵路集團、中國人民銀行等38類數據;跨境方面,融跨中歐班列、中老班列、新加坡港等47類數據;跨省域方面,融跨廣西、四川、上海、浙江等?。▍^(qū)、市)71類數據;市內融跨發(fā)展改革、商務、市場監(jiān)管、通道平臺、口岸場站、園區(qū)、生產企業(yè)等主體124類數據。
同時,重慶探索可參考、可復制、可推廣的“一單制”數字提單應用新模式,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數字貿易規(guī)則、貿易金融規(guī)則創(chuàng)新,加速數字貿易改革。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