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諸多交通出行場景當中,近日,北京市試點開通了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周邊自動駕駛接駁服務,乘客可免費試乘無人駕駛小巴,往返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郝家府地鐵站和三大文化建筑。
無人駕駛小巴采用全無人駕駛設計,無方向盤、油門和剎車踏板,可載客9人。目前設置兩條循環(huán)體驗線路,各配備1輛無人駕駛小巴,一條往返于城市綠心森林公園P12停車場和城市圖書館,15分鐘一班,沿線中途???站;另一條往返于郝家府地鐵站和城市圖書館,40分鐘一班,沿線中途???站。兩條線路運營時間均為10:00至12:00、13:30至16:00。同時,為保證乘客安全,未滿18周歲的乘客需由監(jiān)護人陪同乘車,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行動不便的老人、手抱嬰兒及孕婦還不能試乘。
去年,北京市成功申報了交通運輸部第一批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依托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開展了自動駕駛城市出行服務、無人配送、無人售賣、智慧公交等場景的規(guī)?;虡I(yè)運營探索。目前,試點工作已基本完成,相關成果將為自動駕駛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商業(yè)化推廣應用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
宇通客車 小宇智能駕駛巴士(8-10座)
品牌
|
車系
|
配置
|
圖片
|
經銷商
詢底價
截至今年2月底,北京市累計開放自動駕駛測試道路7個區(qū)1160余公里,測試總里程超過2000萬公里。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qū)也步入3.0建設階段,測試范圍將由目前的160平方公里拓展至覆蓋通州、順義的600平方公里,下一步還將向4.0階段全市更廣區(qū)域拓展。
京雄智慧高速提供差異化綜合道路交通服務
北京智慧公路建設源于2017年交通運輸部“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示范工程,延崇高速(北京段)被列為試點項目。目前,北京已建成延崇高速、京雄高速2條智慧公路。
延崇高速(北京段)起于延慶區(qū)大浮坨村西側,終于市界與延崇高速河北段相接點,全長約33公里,2022年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交通保障任務,服務上億次通行車輛?;诨A設施數(shù)字化感知體系,實現(xiàn)了對特大橋、特長隧道、超高邊坡等基礎設施的實時健康監(jiān)測,以及路面以上基礎設施的精細化智能管理。建設了高清攝像機、毫米波雷達等設施設備,實現(xiàn)車輛實時信息交互、行車安全預警、全方位伴隨交互式信息服務等。建設了智慧高速公路云數(shù)據(jù)中心,以及基于可變情報板、交通信息服務APP等多方式結合的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高速公路交通運行實時監(jiān)測、快速應急處置及伴隨式信息服務。延崇高速(北京段)智慧公路建設完成后,編制發(fā)布了北京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指南(試行)》,為北京市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提供了標準。
中通客車 睿通V7 10-20座(LCK6760EVGRA1)
品牌
|
車系
|
配置
|
圖片
|
經銷商
詢底價
京雄高速(北京段)起于西南五環(huán),終于市界與京雄高速河北段相接點,全長約27公里。京雄智慧高速全線實現(xiàn)中國移動5G專網全覆蓋,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數(shù)字地圖、互聯(lián)網地圖APP、可變信息板、行車安全誘導系統(tǒng)等,面向社會車輛、工程車輛、兩客一危、網約車等提供差異化的綜合道路交通服務。下一步還將鼓勵支持開展基礎設施智慧擴容和安全增效,比如建設智慧收費站、智慧服務區(qū)、一張網出行服務、基礎設施數(shù)字化管養(yǎng)等,全力提升北京市公路智慧化水平。
停車場車位空閑狀態(tài)信息約5分鐘更新1次
在智慧停車方面,北京市地方標準《智慧停車系統(tǒng)技術要求》已于去年4月1日正式實施,為北京市經營性停車場智慧停車系統(tǒng)建設和升級改造提供了技術依據(jù)。同時,全面統(tǒng)計全市停車設施信息數(shù)據(jù),并進行校準核對,為推進停車精細化管理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此外,全力推進全市公共停車場智慧化達標,按照“達標一批、共享一批”的原則,依托北京MaaS平臺、“北京交通”APP,向社會發(fā)布了北京市全部11.48萬余個道路停車位和1300余個備案停車場動靜態(tài)數(shù)據(jù)。市民駕車出行前可通過“北京交通”APP和各大地圖APP搜索查看目的地周邊公共停車場位置,車位空閑狀態(tài)信息約5分鐘更新1次,市民可根據(jù)APP提供的“寬松、適中、緊張、已滿”四種狀態(tài),提前做好出行規(guī)劃。
依托首都機場線打造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
地鐵作為北京城市交通的“主動脈”,日均“千萬”級別客運量已成為常態(tài),如何在確保安全可靠運營的前提下,提升地鐵的智慧化水平,是需要探索實踐的重要課題。北京市交通部門依托2項國家級城市軌道交通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全力推進智慧地鐵建設,其中1項是依托首都機場線,探索打造“智能客服、智能運行、智能維護、智能管理”四大應用場景,構建智慧地鐵大腦、智慧車站、智慧列車、智慧車輛段集成平臺,構塑“網絡化、數(shù)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去年2月,課題示范應用工程在首都機場線北新橋站舉行了開工儀式,目前已接近尾聲。示范線建設完成后,乘客可以享受快速進站、票務安檢一體化、站內位置查詢與路徑規(guī)劃、智能客服等全新體驗。
支持鼓勵各運營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實踐,在運營地鐵線路站點中注入“智慧元素”,增加乘客出行科技體驗。比如,大興機場線的“刷掌”乘車,乘客只需在大興機場線各站點自動售票處的刷掌注冊機錄入掌紋,并在微信小程序“北京地鐵刷掌乘車”完成授權后,即可開通刷掌乘車功能。使用時,乘客需找到帶圓環(huán)標志的刷掌閘機,將掌心面對圓環(huán)內識別區(qū),完成識別后圓環(huán)變?yōu)榫G色,閘機自動打開,“伸手”即可進站乘車,方便快捷,科技感十足。
在推動智慧公交建設方面,持續(xù)提升常規(guī)公交服務的同時,著力推動定制公交發(fā)展,向市民提供多元化、集約化、高品質的新型公交服務。通過線上預約、拼車同行、智能調度等創(chuàng)新手段,滿足市民不同場景下的精準需求。目前,北京定制公交服務主要包含商務班車、通勤班車、通學公交、通醫(yī)公交、通游公交、區(qū)域巡游定制公交及節(jié)假日定制公交等線路類型,覆蓋13個行政區(qū),日最高客運量超過6.6萬人次,服務規(guī)模位居全國之首。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