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MAT是歐洲最大的物流展,已經舉辦了16屆,從采購到生產和交付,LogiMAT囊括了最全面的行業(yè)信息,LogiMAT有如下特點:
第一是吸引力強,全球來自于諸多應用行業(yè)的采購、生產、倉儲及配送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匯聚一堂,是一個了解市場動態(tài),技術和應用信息,建立人脈圈的完美社交平臺。
第二是國際化程度高,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辦的2018年logiMAT吸引了3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383家參展商,50189名觀眾。第三是創(chuàng)新性高,LogiMAT帶來了各大國際展商,展示公司最新最前沿的物流技術、產品、應用系統和解決方案。
展會基本包括包裝方案,自動化設備,跟蹤和溯源集成方案和技術,軟件開發(fā),物料操作設備與技術,倉儲裝備和方案,內部流轉器具,自動化包裝設備,物流工具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現在有幸和業(yè)界人士分享展會點滴及個人見聞和感悟,期望和業(yè)界人士探討和獲得同行指點。
01、展會點滴
觀眾入場
綠色循環(huán)包裝器具和方案
軟件系統集成
物料處理和操作
自動化傳送方案
自動化倉儲設備和方案(不要光看德國帥哥)
自動化包裝設備
跟蹤和溯源方案
物流器具
自動運送設備和AGV
02、中國軍團
很開心在展會現場看到了很多中國廠商的身影。
深圳的物料跟蹤設備和方案商
廈門的打印設備商
上海的特種電信設備商
自動化元件供應商
蘇州優(yōu)樂賽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國內頂尖的循環(huán)包裝方案提供商和共享包裝服務運營商
青島的物流工具供應商
寧波的物流工具供應商
LogiMAT 2019年在上海舉行
03、中國展商訪談見聞
展會期間,筆者剛好有機會對中國展會代表進行了簡短的訪談,主要是以下幾個問題,幾家企業(yè)的答案基本大同小異。
Q:為什么來德國LogiMAT?
A:推廣公司的產品服務或者方案,學習世界最新的創(chuàng)新技術和應用,了解同行的技術和業(yè)務動態(tài),感知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和全球行業(yè)的技術和創(chuàng)新保持同步發(fā)展的態(tài)勢。
Q:你覺得我們中國的產品或者服務在國際市場還有什么優(yōu)勢?
A:價格相對歐洲主要市場仍然有優(yōu)勢,更大的優(yōu)勢在于服務比較周全,表現在可以為客戶客制化產品設計和服務,反應比較迅速,全天候服務可能性,尤其在小批量和利基Niche市場可以支持客戶。
Q:中國企業(yè)的劣勢或者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
A:主要是品牌效應不足,沒有規(guī)?;a,缺乏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團隊,產品標準基本還是跟國際巨頭亦步亦趨,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市場能力,溝通能力不夠國際化。
Q:您覺得中國有什么獨特的機會?
A:中國仍然在分享人口紅利的盛宴,我們必須在這場盛宴的后半段抓緊完成企業(yè)轉型,技術升級,設計升級,模式升級,創(chuàng)新升級,國內巨大的市場和一帶一路的國際機會是一個其他國家同行難以享用的商業(yè)契機,中國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的超前發(fā)展(電子支付比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更發(fā)達)或許會給行業(yè)一些機會。
Q:中國物流裝備企業(yè)走向世界最緊迫的舉措都有哪些?
A:首先要完成技術創(chuàng)新和轉型,讓產品和方案從設計、質量、生產流程均符合全球化的標準和應用,建立國際化的團隊,聘用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給予充分的授權和信任,對接新技術新應用,譬如物聯網,云服務,機器人,大數據,無人機,甚至區(qū)塊鏈等等。這一切,和資本市場的對接不可分割,沒有資本市場的扶助,快速的國際化是很困難的。
感謝廈門漢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成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山市泰杰五金實業(yè)有限公司,上海林春萬向輪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合眾思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楊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音飛儲存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優(yōu)樂賽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同事接受采訪并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04、觀察與思考
1)國內物流裝備和服務企業(yè)已經開始形成初步的國際化意識,很多企業(yè)已經在歐洲注冊了分公司,并聘用了歐洲本地團隊,但是相對于其他行業(yè),能夠和國際巨頭媲美的企業(yè)還很少,筆者曾于2016年參加漢諾威的Cebit,期間見識了華為科技、中興通訊等企業(yè)的展臺,和思科、蘋果、愛立信這樣的國際巨頭相比完全不落下風,而在物流器具領域,還沒有成長這樣的行業(yè)巨人,或者說國內的其他巨頭還沒有把觸角伸入到這個領域。
2)國內每年十多萬億的物流產業(yè)(不含內部物流),加上企業(yè)內部物流,物流器具加上包裝產業(yè)也是個數千億人民幣的產業(yè),隨著消費升級,產業(yè)升級,電子商務一日千里,馬爸爸說一日十億個包裹的日子即將到來,物流包括包裝器具爆發(fā)增長的機會仍然是很大的,強哥說兩三年后將京東物流打造成一個京東商城,足見物流領域的潛力。
我感覺國內的企業(yè)和資金巨頭對物流器具和方案領域有點輕視怠慢的傾向,會不會也有一日,我們會聽到“
今天的我你愛理不理,明天的我你高攀不起”。什么時候馬爸爸強哥哥帶我們一起玩呢?
3)相對歐洲,國內物流器具行業(yè)集約化程度不高,標準化程度不強,聯盟化努力不夠,譬如歐洲的EPAL(European Pallet Association EV),就將其標準推廣到所有歐洲的托盤生產廠家,展會上幾乎所有歐洲的托盤都有EPAL的標志,還有軟件和系統集成方案商,他們也大多跟SAP合作,SAP也幾乎形成了軟件方案的聯盟,這樣才有利于做大做強整個產業(yè),才有利于使整個行業(yè)標準化集約化,最終可能達到共享的理想境地。
EPAL是歐洲托盤協會,領導歐洲托盤標準,他們同時整合資源,領導歐洲信息化數字化創(chuàng)新,他們聯合德國電信(中間粉紅色的T)植入RFID及GPS和其他傳感器,聲稱可以全程跟蹤托盤的軌跡、位置、破損狀況、壽命、溫度濕度等等(筆者覺得應該還是設計概念階段),而右圖ICS集團是歐洲最大的物流領域電子化信息化軟件方案和集成方案咨詢公司,成立于1986年,從事過4500多個項目,年營業(yè)額超過4500萬歐元。
4)歐洲很多物流器具巨頭都已經經歷數十年(超過50年)發(fā)展,譬如Schoeller Allibert,KTP, CREAMER, AUER,BOLLHOFF,這種展會也是“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有些企業(yè)的站臺越來越大,有些越來越小,有的已經不能來參展了,以至于有些企業(yè)來參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告訴市場“我們還活著”,這些老牌企業(yè)有些老樹發(fā)芽,精神抖擻,有些卻已經暮氣沉沉,江河日下,其中跟上創(chuàng)新的步伐是最關鍵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客戶需求千變萬化,只有保持謙虛謹慎,在商場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緊跟創(chuàng)新(包括技術,應用,商業(yè)模式等)的步伐,不敢稍有懈怠,才能永葆青春,年年老樹發(fā)芽。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