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國重汽重組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四周年紀念大會在濟南隆重召開。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在會上發(fā)表了振奮人心的講話,回顧了四年來中國重汽的蛻變,并展望了中國重汽的未來。
點擊圖片觀看:改革開新局
創(chuàng)新走在前
中國重汽重組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四周年紀念大會
2018年9月1日,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準,任命譚旭光同志為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開啟了山東重工對中國重汽的戰(zhàn)略重組,開創(chuàng)了中國國企改革“先整合后重組”的先河。
2018:改革之初,否定“殘”與“缺”
彼時,譚旭光初接掌中國重汽,毫不客氣地對當時重汽的“高樓大廈機關病”亮劍,對中國重汽集團的組織構架、制造體系、運營機制、質量提升、降本增效、品牌管理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同時,全面導入了以“約法三章”為核心的團隊文化、“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的核心價值觀、“不爭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當兩天半用”的效率文化,大量啟用年輕有為的管理人員,重塑了中國重汽管理團隊的精氣神。
2019年:重組全面完成,打造全新發(fā)展生態(tài)
2019年9月底,中國重汽正式成為山東重工的二級公司,中國重汽集團領導班子全面調整。他要求高管團隊不能當甩手掌柜,要學會穿透式管理,像CT、核磁共振一樣精準透視到每一個毛細血管。
早在2019年1月24日,《中國重汽集團深化改革十條意見》就已經開啟了中國重汽“海陸空”的全方位同步改革。
一是迅速導入“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市場化“三能”機制,通過公開透明競聘等方式,實現領導干部數量降幅27%,平均年齡下降5.04歲,80后干部占比從27%提升到68%。徹底打破了“大鍋飯”,以業(yè)績論英雄,讓重汽“活”起來。
二是針對影響集團發(fā)展的非主營業(yè)務和虧損單位,在限期內全面清除,讓中國重汽能輕裝上陣,心無旁騖發(fā)展主業(yè)。
三是實行所有費用歸口管理、團隊透明管理,創(chuàng)新建立起了巡察、審計、督查、曝光四位一體的監(jiān)督體系,通過公開招標、線上招標,破除了暗箱操作、內外勾結等問題,降低了大量開銷成本。
同時,中國重汽發(fā)起“廁所革命”,撤掉辦公室沙發(fā),所有干部辦公室更換透明玻璃門等內部調整,以此消除懶散的工作風氣。
2020年:疫情重壓下,中國重汽實現跨越
2020年被中國重汽定義為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的一年。
在中國整體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壓力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國重汽實現了滿產超產以及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重卡、輕卡年銷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2020年2月12日,位于濟南萊蕪的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yè)城開工建設,在全國率先打響了重大智造項目建設的第一槍,中國重汽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以高標準打造了新的綠色生產基地,并在當年11月19日正式投產,創(chuàng)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建設奇跡,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跨越。
在提升研發(fā)實力的路上,中國重汽始終堅持科技至上,搭建全球創(chuàng)新平臺,暢通專家晉升通道,實施揭榜掛帥制度,重獎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讓科技工作者的激情空前高漲,涌現出了一大批腳踏實地、扎根一線的科技先鋒,迎來了中國重汽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的大爆發(fā)。
2020年9月16日,由中國重汽全面自主開發(fā)的新一代“黃河”高端重卡問世,這是全球首款風阻系數達到0.37的重卡,凝結了重汽最先進的科技結晶,打破了傳統(tǒng)重卡的技術桎梏和壁壘,實現了向世界一流水平的邁進。
同時,中國重汽與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展開合作,實現無人駕駛重卡的商業(yè)化運行,以及豪沃TH7和HOWO輕卡創(chuàng)富版等新產品紛至沓來,都展現了中國重汽強大的研發(fā)實力。
譚旭光表示,“實踐證明,靠購買技術生存的企業(yè)最終的結果只有‘賣身求生’一條路,只有靠自己拼命干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翻身爭一流!”
2021年:發(fā)展成果顯著,發(fā)力新能源產品
重組后的2019-2021三個完整年度,中國重汽累計實現營業(yè)收入4562億元,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5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9億元,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110%;累計銷售整車116萬輛,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長59%。
2021年,國內重卡市場受國五國六切換影響,全年銷量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中國重汽以行業(yè)領軍者的姿態(tài),重卡銷量實現逆勢增長,全年銷售28.18萬輛,市占率超20%,同比提升正增長,增幅行業(yè)第一。汕德卡系列、AMT重卡、黃河系列產品均取得優(yōu)異的市場表現。
國際市場上,中國重汽2021年重卡出口銷售突破5萬輛,今年1-7月份更是達到了歷史新高的4.83萬輛,同比增長46%。
在技術支持下,中國重汽全面發(fā)力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布局全系新能源商用車產品矩陣。
冬奧會上,由中國重汽自主研發(fā)的、國內第一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黃河”牌雪蠟車亮相,讓國人感到無比榮耀。
2022年:全新面貌,逆勢增長
四年來,中國重汽在壯士斷腕的改革陣痛中完成突圍,在爭分奪秒的自主創(chuàng)新中實現蛻變,在跌宕起伏的行業(yè)波動中不斷奮進,通過產品創(chuàng)新、營銷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不僅在市場上獲得正向反饋,在高頻次的新品發(fā)布和市場推廣展現出了中國重汽“上下同欲”的爆發(fā)力。
從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銷售數據來看,中國重汽已成為我國重卡行業(yè)銷量最高、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企業(yè)。
未來:百年重汽的根基與靈魂
中國重汽誕生于1930年,走過了92年的風風雨雨,經歷了多次跌宕起伏的破產重整。面向2030,中國重汽將迎來百年華誕,譚旭光提出要做到“五個必須”,在產品布局、核心技術、海外營銷、組織激勵、企業(yè)文化等方面持續(xù)加強。
本以為四年重組改革大獲成功之際,我們會看到的是一次功勛表彰大會,但譚旭光卻多次提到“無我”“無畏”,更鮮少在致辭中有一段頗為感性的話語:“這四年很快也很漫長,有成功更有酸楚,一路走來驚心動魄、步履維艱,有太多難以忘懷的時刻,更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人!中國重汽之所以改革成功,在于我們始終牢記總書記對山東、對集團作出的重要指示,心無旁騖攻主業(yè),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國有企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在于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讓我們在最艱難痛苦的時候擁有了戰(zhàn)勝一切的勇氣和力量!在于那些為了中國重汽的未來發(fā)展事業(yè)做出“犧牲”的同志們,你們舍小我顧大我,中國重汽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在于每一位追逐夢想、燃燒激情、忘我奮斗的員工,成績屬于全體中國重汽人!”
牢記囑托,譚旭光定要把中國重汽打造成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chuàng)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yè),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讓中國商用車行業(yè)實現“翻身”的夢想。
未來,這便是百年重汽的靈魂,是新一代重汽人為之奮斗的夢想。
【獨家稿件及免責聲明】本網注明轉載文章中的信息僅供用戶參考。凡注明來源“運輸人網”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摘編或使用。聯(lián)系郵件:master@yunshuren.com
評論